感悟充闾

我所知道的王充闾先生

【 字体:
2017-09-26 15:55:52  阅读次数:1301 次
我所知道的王充闾先生

赵明晨

    昨日下午,在区文联供职副秘书长的兆杰友给我发来一短信:“营口市拟成立王充闾研究会,经张天放主席推荐,您为该研究会会员。要求本月十三日前务须写出一篇有关王的作品评论”上交。接到这一信息后,我既感到很突然,又感到很欣喜,突然的是我作为一个年届六十初学乍练的文学爱好者,能够受到区文联领导的如此看重和厚爱,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事。而之所以感到很欣喜,是因为如能获得如此殊荣并以此为平台,近距离地感受王充闾先生的为人之品、为官之道和为文之妙,实乃三生有幸。
    我之所以称王充闾为先生,是因为我对他为人品德的高洁和人格魅力的赞许;为官清正廉洁和敬业精神的认同;以及为文学识渊博和治学严谨精神的崇拜,并由此从内心生发出对他的由衷敬重和钦佩之意。他虽然官居高位,但他却从来不摆架子;他虽然德高望重,但他却从来不居高自傲,他虽然学富五车,但他却谦恭不卑。他虽然不是我的直接领导,但我曾经亲耳聆听过他的教诲。因此,他也成为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和最敬佩的先生和导师。
    我记得我认识王充闾先生,是在1982年至1984年的期间。那时,他在营口市委任副书记,主抓意识形态和分管武装工作。而我那时作为一名部队的连级小干事,刚刚从盖县人武部调到营口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工作。因工作关系,便在经常给市委领导送阅批文件的过程中认识了王充闾先生,并由此对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我看来,他讲话或作报告,很少有官话套话,他讲的话都是出自他对所要表达问题和事物的深沉思考,听到的是朴实无华的生动语言,感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深刻道理。听他的讲话似涓涓细流,又似小桥流水,既娓娓道来又切中要害,令人百听不厌,受益良多。那时候,我们军分区的机关干部,每天早晨都要到军分区大院去出早操。每次在街边的人行路上,我都能看见他手拿微型收音机,在边散步边收听中央台的早间新闻的身影,表现出一个成熟的领导者所应当具有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由此,我判断出王充闾先生是个对党的事业和他所承担的领导工作极端负责任,而在日常生活中又是一个作风十分严谨,而又有规律的人。可以想见,当时他身居要职,每天的工作日程都安排的满满的,而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抽出时间去从事文学创作,那得需要有多么坚强的毅力和多么强烈的创作激情!由此,我对他从心底生发出一份真诚的崇拜和深深地敬意。
    王充闾先生为官清正,乐于助人。而且他还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推荐人才的人。原在营口日报工作过的姚志刚同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方面的人才。他和我原是一个部队的军中战友。在以后的文学创作接触中,他曾经同我谈起,他之所以能调到报社的文艺部门去工作,是经过王充闾先生的发现和举荐才得以实现的。每每谈起这些,志刚的脸上总是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感激之情。原辽宁日报驻营口记者站的站长宣庆瑜同志,原来和我同在营口军分区政治部工作,他负责新闻宣传工作并颇有成绩。1985年部队精简整编时确定他转业地方工作。那时王充闾先生已调任省委宣传部任部长。在以后的工作接触中,庆瑜告诉我,他之所以能从部队转业后分配进辽宁日报社,并在辽报驻营口记者站工作,也是因为得到王充闾先生的帮助才实现夙愿的。
    对于王充闾先生所创作的高雅、恬淡、雍容、华美的诗词歌赋、散文华章和为文之妙,那是在我转业地方工作以后,读过他的作品之后所感悟到的。我于1972年12月,在所谓的九年制高中毕业后便直接参军入伍。虽然在读书期间就喜爱文学,以至于入伍后仍保留着对文学的一份追求,但终因才疏学浅、思想懒惰、加之无名人指点,虽几经努力,但终未能取得成功。我有读报的习惯,且不论政经史哲,还是诗词歌赋,名家散文我都愿意研读。在军分区工作期间,我就知道王充闾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先后创作出版了《柳荫絮语》、《春宽梦窄》等散文集,只是没能买来仔细研读。
    1999年10月转业地方工作后,在工作闲暇之余,翻阅报纸之时,便在《营口日报》、《辽宁日报》,以及《人民日报》的副刊版面上,经常看到王充闾先生所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每每读来,令我赞叹不已,每次研读之后都多有收获,并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金石之声。我以为那是在他熟读经典、并经咀嚼消化烂熟于心之后,由心底有感而发出的哲理思考,或迸出的金玉之言,亦或倾吐出来的晶莹之丝。其间或咏物喻情,或借景生情,或情景交融,或叙事析理,或由诗入画,或由画入诗,或借古喻今,读后无不令人隽永玩味,受益匪浅。因当时自己委实感到才疏学浅,不敢妄自为文,读后也就任其散落,没有精心收藏,现在想来委实感到遗憾。
    从那以后,我也陆续地知道王充闾先生,年幼时曾就读私塾,国学基础扎实; 年青时曾当过教师、编辑、记者,一直笔耕不辍,经年累积,功底日见深厚;中年至壮年时曾官至市、省级领导干部,其锐利的思想光芒,在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多有展现,表现出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经略古今及历史文化学者的大家风范。
    在营口军分区工作期间,我还听说过王充闾先生寻访民间诗词名家,并几次登门不耻下问的事。一次,王充闾先生在同我们政治部组织科曹世臣科长的闲谈中,我听到他谈起盖县有一老者对古典诗词很有研究,便几次亲自登门拜访,虚心求教,获益良多,常常引为幸事。我见他谈起此事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时,我不知他们所谈的这位老者姓甚名谁。但在以后同文友的交谈中得知,盖县确有一文化名人叫吕公眉,古典诗词功底深厚扎实,也常有作品见诸报端,不知当时王充闾先生所说的老者是否为该人。但从这一件小事上足可以看出,王充闾先生在治学上是怎样的广纳善言,兼收并蓄,而又不耻下问,虚心好学。从这件小事上便可略见其严谨治学之一斑。
    了解到先生家学的深厚,知识的渊博,头脑的睿智,才思的敏捷,文章的华美,治学的严谨,以及先生已跻身于中国文学大家行列的地位及声誉,听到“南有余秋雨,北有王充闾”的评价,便感到这并不是妄加评论或溢美之词。由此,我对他在文学艺术创作高峰的攀登上,所表现出来的知难而进,披荆斩棘的不懈奋斗精神,以及他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感到由衷地敬佩和赞叹。
    日前,应市王充闾研究会之邀,拟写一篇研究王充闾先生的文章,遂把自己平时收藏到的名家散文资料又查找了一遍,从中翻看到王充闾先生所写的《喧腾的辽河口》这篇纪实抒情散文,不仅喜出望外,为完成即时任务,不敢对其妄称研究,只能冒昧浅评之。
    王充闾先生的这篇散文,大约是刊登在2009年的某月某日的人民日报副刊上,因剪裁的原因已查不出文章发表的具体日期,但却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人民日报文艺部联合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特选作品。文章的立意谋篇是想通过描写辽河口的时代变迁,来展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辽宁“五点一线”以及祖国各地所发生的巨大而深刻历史变化的缩影,并进而讴歌盘锦人民“无中生有”的伟大创造精神。
    在文章的开头他这样写道:“由浑河、太子河汇流而成的大辽河,是见过世面的。她所流经的区域,富饶、绚丽,多彩多姿。她的身旁飞溅着钢花,奔流着铁水,闪现着采油机、掘进器,金谷红粱的隽影;而那一连串的大都会、古战场,则是流变中永驻心版的风景。流变是她的本性,一从别却深山,掉头西去,就未曾停歇过掀波舞浪,跳跃喧腾,只是临近了终点站辽东湾,方始恬静下来,平铺开双臂,舒展着腰姿,以扇形姿势宁静地投身大海。宛如七彩人生,不论是‘少年心事当拿云’,还是‘壮岁旌旗拥万夫’,临近晚景凋年,总是放缓脚步,以平和的心性、开阔的襟怀,回归到大地母亲的怀抱”。这种以拟人、咏物、物中有我,我中有物,将自然与心性融为一体的散文笔法,是非大家所不能够之为也。那娓娓道来,心性平和的语言风格,读后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田,又恰如舒缓的琵琶小夜曲,令人心旷神怡,品味无穷。而文章在第一自然段中所表达出来的三层含义,不仅为该文争得了头彩,而且为下文的徐徐展开作了丰厚的铺垫和蕴含牵引。
    之后,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又以炽热的情怀和浪漫的笔法,首先从“在盘锦市的福德汇大酒店,看到一组清代末年的老照片,其中辽河口的旧影,令我怆怀良久: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几艘木帆船穿行在浩渺烟波之上,四围像太古一样荒凉与寂寥”写起,描写了辽河口历史上“曾有过汽笛轰鸣的喧嚣,有过百舸争流的热场……之后,笔锋一转,文章又以“辽河三角洲便进入了沉寂期,这和同是冲积平原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形,形成鲜明的对照;即使与隔岸遥遥相对的营口沿海经济区相比,近二十年来,也暂时落后了一截……”代替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和因思想观念的保守而带来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继而又引出了“辽宁实施‘五点一线’沿海发展战略之初,盘锦竟未能被纳入其中。作为故乡人,我也感到有些难堪”的话语,为该文深度描写开掘盘锦人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奋斗精神找到了物质支点。
    紧接着,作者又在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中,以“本事都是逼出来的”等精辟的散文语言入笔,运用比兴、摆事实讲道理,层递典型事例、任思维自由想象,纵横驰骋的艺术表现手法,描写了一向以“赌胜争强、不肯甘居人后的盘锦人,遽然警醒,奋起直追,迅速转换压力为动力,开发建设辽滨经济区的决心”和招商引资所取得的累累硕果。为了展现强化人们对盘锦人豪迈气魄和创业精神的认知,作者还在第六自然段中,以罗列盘锦的村名、人名等形式,对盘锦人素以胆子大、有闯劲、耽于企盼、擅长想象而著称的创造精神,从另一个侧面做了精细入微的生动描写。至此,作者完成了对盘锦人所具有的“无中生有”创造精神的深度开掘,揭示出其思想根源来于其深厚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因此,对这一思想内含的真切表达和细微阐述,读来让人感到真实可信、亲切自然而又心悦诚服。至此,作者在这里最终实现了对《喧腾的辽河口》这一纪实抒情散文,所要表达的精神主旨作了详尽的感情抒发和叙事渲演。
    作为一般的作者,可能文章写到此处,就应该结束了。但是,王充闾先生终究是一位当代的散文名家,他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又以舒缓平和的心境写道:“一样的欧白苇绿,一样的岸阔潮平,辽河口风物犹然,涛声依旧;而人世间已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面对种种恢弘壮丽、婀娜多姿的现实景观,歌之咏之,无疑是必要的。不过,我想,如果有机缘目睹其当年旧貌,特别是能在创造奇迹的‘进行时’,亲炙建设者的感人情怀与万苦千辛,则会在赞美之余,永存心灵的震撼,获得一种灵魂的滋养与抚慰,进而悟出一番形而上的哲理:“所谓创造,也就是无中生有;而人的创造力是永无穷尽的。这种遗貌而取神的心理,正应了《庄子》中的那句话:‘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该文写到此才得到了最后的扣题与升华。这种意味深长的文章结尾,既表现出作者作为一个亲历盘锦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对现实盘锦人“无中生有”伟大创造精神的文学关照和由衷赞美,又从现实盘锦人爱的迸发的角度,阐释了使盘锦发生地覆天翻变化的内在因素。至此,作者从认识论的高度,将自己与他所描写赞美的客体对象很自然地融为一体,从而使这篇散文从布局到谋篇,以及在认识论的内在逻辑上,都做到了出奇制胜,精道出彩,并最终实现了主体与客体在认知上的和谐统一,使该文具有了时代特色鲜明,思想认识深邃,知识高度超凡,精神力量振聋发聩的艺术境界。进而,也使这一看似平常的纪实抒情散文成为了名家精品力作。

主办单位:营口王充闾研究中心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