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知识

怎样写抒情散文

【 字体:
2011-07-19 15:00:37  阅读次数:5004 次


                               怎样写抒情散文


    散文,是大家所熟悉和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形式灵活轻便、体裁多样,比其他文学形式容易掌握。侧重于抒情的散文叫抒情散文。有些同学问怎样写抒情散文,我谈一些看法,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勤于观察,抓住特征。同学们写散文时,往往就事论事,打不开思路;或者平淡呆板,毫无特色。要去掉这些毛病,就要在观察上下功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勤于观察,就是找米下锅;善于观察,就是要抓住各种人物、事物、景物的特征,写什么像什么。抒情散文,往往是借事、借物、借景来抒情,只有观察得细,抓住了特征,抒情才能贴切、自然。

好的散文,在物状上都能抓住特征,笔墨不多,却很逼真。茅盾的《白杨礼赞》是咏物抒情的名作,作者通过对白杨树的干、枝、叶、皮的形象描写,突出地赞扬了白杨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团结一致、力争上游、努力进取的精神。这是由于作者观察得仔细,并准确地把握了白杨的特征。

怎样培养观察能力呢?鲁迅说:“留神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我们要处处留心,仔细观察,深入观察,反复观察。训练的方法很多,如写生活札记、观察笔记,练习速写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观察到的事物随时记下来,时间长了,就建起并充实了写作的材料库。

第二,巧于串珠,融入感情。有些同学虽然注意了观察,也积累了不少材料,但写出来只是材料的堆砌,单调平板,毫无感情,把散文写“散”了。要克服这个缺点,就要注意选材组材,像串珍珠一样用一条线索把各种典型材料串起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刘白羽的《长江三日》采用日记体的形式,以航程和时间为序来组织材料。作者既记叙了航行的情况,又描写了瑰丽的景致;既写了现实的斗争生活,又写了历史神话;既有对景物的浓烈抒情,又有对生活的精湛议论。复杂的内容,纷繁的头绪,组织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

我们要学会抓住线索选材、组材,在记人、叙事、写景、议论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我们要投身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观察和体验生活,歌颂我们伟大的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歌颂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第三,工于描绘,创造意境。同学们写散文往往不会具体、细致地描绘,缺乏诗的意境。要避免这个缺点,就要学会具体细致描绘和创造意境的方法。

意境,就是把深刻的思想、健康的情怀,通过具体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做到内情与外物相融合,深意和境界相交织,从而深深地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杨朔散文的独特风格,显著的一点是在朴实无华的叙写中着力于创造诗的意境。《茶花赋》构成了一个美好的意境。构图的核心是茶花,全文处处以浓墨重笔写茶花,然而这并非客观地描写,而是有选择地写茶花的有关侧面。不论是写茶花形成海洋般的春意,还是写茶花的多彩多姿,以及写茶花旺盛的活力,都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创造意境,一定要有画面,一定要饱含感情。我们要学会具体细致的描写,不管是用白描的手法,还是用比喻或形容的方法,都要写得具体,使人读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第四,善于学习,敢于创新。有些同学在课内外读了不少散文,自己写起散文来却冲不破某些框框,有的甚至是机械地模仿。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时,注意结合自己的情况和自己的特点。“文章最忌随人后”,学习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创造。学习前人,要努力超过前人。选材要新,立意要深。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可写的东西很多。只要肯动脑筋,恰当地运用寓意和联想,从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入手,完全可以从新的角度去选材,发掘具有积极意义的主题,就能使人读了有清新之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文无定法,但又有规可循。以上谈的只是提醒大家注意的几个问题,并不是什么“文章作法之类”。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由此引申:学习作文,工夫在课外。只要大家多看、多记、多想、多读、多写,加上老师的正确指导,一定会在实践中学会写抒情散文。

 

主办单位:营口王充闾研究中心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