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谈充闾

做中华文明的现代守望与传承者——读王充闾先生《国粹》有感

【 字体:
2019-08-01 15:42:26  阅读次数:2463 次

做中华文明的现代守望与传承者

——读王充闾先生《国粹》有感

 

白连顺


在我们老师阅读王充闾先生《国粹》时,我校初一孩子们每天早上都在晨读《弟子规》,书声琅琅,意蕴悠长,沁人心脾。国学好美啊。可不,我刚浏览了我校网站,一篇美文报道打动了我。我校为了时时叮嘱孩子们传承民族精神和中华美德,做到孝亲感恩,适逢中秋假期临近,在920日(周四)下午,特邀请南京诚明书院杨建君老师来校为初一、初二孩子们倾情讲座《孝亲感恩·励志成才》。好东西总能打动人心。杨老师从中华文化的核心——道德入手,以范仲淹、周恩来等家规等为孩子们深入剖析了道德在成长中的重要性,宣讲了中华民族以孝为先,孝是德行之根,孝道是种幸福,孝道是种境界。杨老师从过生日说起,很多同学过生日时向父母讨要心仪的礼物,千篇一律地唱着西方生日歌。杨老师主张孩子们过生日时做一道菜、少顶一句嘴等小事来感念父母家人。伴随着清脆悠扬的音乐,杨老师播放了诚明书院独创的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生日歌。在国学文化的启迪、浸润和渲染中,孩子们幼小心灵被深深撞击和触动,纷纷眼泪婆娑。接着,孩子们齐读《弟子规》中《百孝篇》,达到宣讲的高潮,国学的魅力和力量彰显的一览无余。孩子们太需要国学了!

我适才读了2018922日人民网一篇《中秋,放下手机听听祖先的叮咛》的评论,让我感动、震撼、清醒和励志,令我回味久长。正如文中所述:“有时候,觉得我们活得比祖先更苍白,更懒惰,更单调,情愿将这样的美妙节日,拱手让给商家,让给移动终端,让浩然的中国气派、丰富的文化信息精气神,被‘吃’主宰,被‘钱’掌控,被段子填满,月白风清的雅事,有时还弄成了煮鹤焚琴的荒唐,不是不可惜的。”的确,我们在追逐现代时尚、消遣美好时光却无厘头地埋怨时代的不公,浑然不知自己幼稚和浅薄地与中华习俗、礼仪和美德渐行渐远,已然偏离地道的人生航向。我们作为中华文明传人,文明却成为时髦点缀和标签符号,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与认同、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在传承中出现断裂,断裂由点到面,裂痕越来越大,精神文化家园不断荒芜,我们渐渐成为文明空心人。中华文化和文明的缺失与断裂,让我们根基不稳,心神不定,精神飘忽,亲情空虚,人情疏远,真情冷漠,让我们的生活总有莫名其妙的不踏实、不安,高而不兴、富而不贵、快而不乐,身在福中不知福,索然无味,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越来越成为奢望。我们成人太需要国学了!

老师们读史是极为有意义的。陶行知1946年66日在他的《教师自动进修》一文中说:“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长青不老之保证。”“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唯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陶行知在文中提出教师的进修应该读的书首先是:“社会科学,如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以及世界史、本国史必须弄清楚。”读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王充闾先生也说:“数十年来,读史、述史已经成为我精神享受、思想升华的一种必要方式,一种无须选择的自动行动。”老师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传承文明,塑造生命和灵魂,国学就是源泉和养分。我们老师太需要国学了!

“国粹”是什么?我据网络查询,“国粹”一词的词典释义是指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独特内涵、最有深厚影响力而深受大众喜爱的文化遗产。王充闾先生认为的国粹是一个国家特有的民族精髓、文化特质、人生价值、生活理念。中国的国粹有很多,其中称为三大国粹有:中医、书画、京剧;四大国粹有:中医书画京剧武术;五大国粹有:中医书画京剧武术、烹饪;十大国粹有:书画武术中医京剧、丝绸、中国茶、瓷器、围棋、剪纸、刺绣。其实中国国粹还有文房四宝、诗词楹联、建筑、园林、儒家思想、道教、昆剧、曲艺、杂技、象棋、古琴等等,林林总总,纷繁杂陈。即使分类标准,也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王充闾先生的《国粹》一书显然不是循着这个常规路径来阐述的,因为这也老套了,再说就事讲事、就物讲物,就成了文史宣传手册和非遗百科全书了。可见,能把此书写好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览群书,博古通今,绝不是泛泛之辈,学养定然远远高于常人。王充闾先生的简历也说明一切,“南秋雨、北充闾”并非虚名。他的高人之处就是择其经典和要义,融入自己人生经历体会,论古谈今,古今对话,人事物一体,知情意合一,叙抒议交融,有效避免了晦涩难懂。以历史文化传统为题材写作散文,虽然避免不了旁征博引的引经据典和文藻华丽的遣词造句,但确实本书文字优雅舒展,语言诗情画意,真实性、普适性和通俗性强了,可读性、思想性、人文性强了,将国粹写活了。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我们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人因为思想而伟大”。真正的读书,不是读文字读故事,而是读作者的思想、心胸、视野、情怀。读书是思想和精神旅行。一则故事,两种写法。到底是《今古奇观》“李太白醉酒吓蛮书”还是《隋唐演义》“李谪仙应诏答蛮书”,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其实相同的题材为什么情境和效应不同,这主要看作者的阅历、立场和写作背景,我们要“晓得作书之人是何等心胸”。 王充闾先生坦言“读史过程中,我也经常着眼于隐藏在书页后面的潜台词、画外音”。作者写史是用自己生命体验与人性反思与书中人物做跨越时空的对话,以文学的形式记载有史有论、史论参契的读书心得,既有准确的史实依据,又强调主体意识,更多展示会心的体悟、情怀的期待,都隐含着作者对历史、对人生的理解,以观照世界、解悟人生。因此,读懂作者王充闾先生的思想与情怀,这就是读本书的本意与关键所在。

《国粹》共有“祖先:人生命脉”、“人文:生命符号”、“河山:文明大地”、“传统:生活智慧”四章,从人生、写到生命,再到生活,并着眼于文明大地,以命脉、符号、智慧为文眼写出中国传统的生活习性、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心灵空间及中国文化特有的理念、纲常、智慧、气度和神韵,以小见大,谈古论今,博观约取。《国粹》虽没有面面俱到,虽像一部信手游记,但作者拳拳之心昭然若揭,确实是一部人文传统史,也是一部心灵精神史,其核心是提示我们坚守中华民族历史根脉和传承经典文化文明,拥有一颗永远的中国心,不忘做现代中国人。此书中,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我感兴趣的还是“道家智者”和“士君子”篇章中对道儒家思想的论述,让我有了新的更进一步的了解与增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与标志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构建了中华文化和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主体。人们常认为儒家治世、道家治身,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其实道家师祖老子提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自大”。老子提出“无为而治”,以无为的态度来治理天下,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世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是融合贯通的。老子提出“无为”、“无静”、“无事”、“无欲”的治国方案,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仁政学说和德治思想,把伦理与政治、仁学与民生结合起来,“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士君子应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同时,孟子强调重教育,“觉斯民”,“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奉为人生至乐。孟子把孔子重点放在个人道德、修身这方面的仁扩大到整个社会。在社会层面讲仁爱,重民本,讲仁政,上升为治国理政一个根本法则,变成一个社会道德与价值。儒道互补,也充分验证了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

在“道家智者”文中,王充闾先生阐释了道家“无为”“放下”“知足”“知止” “忘”的思想。“放下”不是放弃。放弃任何东西都不要,或者一种消极的逃避;放下是一种主动选择,卸掉沉重的包袱和多余的东西,是一种解脱的心态、豁达的修为。当然放下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庄子·盗跖》说:“平为福,有余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其甚者也。”庄子认为能够满足生存需要就是有福,除此之外均为有害之物,多余的财货其实是祸不是福。他在《庄子·逍遥游》中说道,“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和动物的基本需求其实非常有限,容易满足,乱人心智的恰恰是那些并非必要的需求。庄子要我们警惕名累、势累、情累、物累,保持身心自由,防止“人为物役”、“心为形役”。庄子反对迷失自我和人性异化,着眼于“安时而处顺”主张逍遥处事。苏东坡在《宝绘堂记》中也说:“君子可以寓意与物,而不可以留意与物。寓意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儒家学说以“仁”为核心,但儒家的“仁”主要对人与社会而言。庄子则主张将“仁”推及万物,他在《天地》中,提出了“爱人利物之谓仁”。“利物”即尊重、爱护自然界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的物质。庄子主张人类放弃改造自然的企图和人为的仁义礼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强调“顺人而不失己”,恢复淳朴的人性、真实的自我,坚守做人的基本准则,坚守本分、本色,保持无拘无束无知无欲的原始生活,主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待无恃的绝对的精神自由,建立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人生境界。庄子推崇一种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得道”乐趣,如《庄子·让王》中所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对于得道之人,物欲已经退居于次,贫贱和富贵如同寒来暑往一般无挂于心,这才是有价值的生活。

庄子崇尚无为,强调人生要“放得下”,善用减法,以不断减去心灵的负担,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减法是一种“忘”的艺术。忘是解脱、化解、消减、掘弃。儒家要“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而道家忘利、忘名、忘身,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而在“士君子”一篇中,作者以孟子为代表,分析了士君子这一阶层的群体自觉和主体性。孟子强调“道尊于市”、“德重于位”,“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甚至“舍生而取义”,重节操、讲道义、有风骨,他们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精神境界及立身处世的标准。为此,以孟子为代表的士君子重视心性修养、价值守护与精神砥砺。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气”即养人间正气。养气必须养心,即修养内心。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要“尚志”,即志行高尚。显然,这个观点与道家是一致的。养心要历经艰苦磨炼,“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根据孟子的观点,作者认为,人生有六种境界—善、信、美、大、圣、神。

文化就像蓄水池,只有蓄水池够大、够好,知识、才能和其他随之而来的福报才有立足之地。时代不同,但中国人的精神联系和文化记忆不能断,祖先的智慧和亲情的温暖不能忘。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生存不息的底气,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世界,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情感,激发我们的生活勇气。我们要在自觉的文明永续中抚育好自己后代与莘莘学子,不断滋养自己生命,享受真正的快意人生。中秋之际,“且把手机暂放一边,揽过小儿女,讲一讲苏轼与李白;洗手做羹汤,满足堂上双亲的团圆渴望文化传承,就在这一字一句、世代相传的念诵中,在‘中有酥和饴’的月饼相赠与咀嚼中,在后羿、嫦娥与吴刚的远古故事的祖孙相守的讲述中,一一实现。”(《中秋,放下手机听听祖先的叮咛》)

 

 

主办单位:营口王充闾研究中心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