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谈充闾

王充闾《庄子传》读后感

【 字体:
2020-11-19 14:01:30  阅读次数:857 次

王充闾《庄子传》读后感


杨建中


王充闾先生是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曾获过鲁迅文学奖并担任过鲁迅文学奖评委,其为人淡泊名利,思想深邃且文笔清丽,由其解读庄子的确最为合适。《逍遥游·庄子传》是王充闾从散文转向传记文学创作的最新力作,作者以传记之笔把庄子的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此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睿智、美学、哲学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政治、哲学、文艺、对人生的思考和宇宙等诸多方面,是当下传记文学创作中的上乘之作。

最早记述庄子生平的是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子列传》里作为附传,仅有234个字,这也是目前最权威的关于庄子的传记文字,由于庄子距今年代久远,相关资料缺少,庄子活动的范围也早已沧海桑田,所以作《庄子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充闾先生以其丰富的学识、善感的心灵以及卓越的探索考据和思辨能力,整理出庄子一生的轨迹,把庄子的人格特点、精神内涵都完美的呈现出来,塑造了一位不染俗尘的智者形象。

阅读《逍遥游——庄子传》,从文字到气象,甚至作者流动于字里行间的火热的情感,都让我时时感动着。由衷地赞叹这种直接效法古典的笔法、感情、格调。他是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庄子,用自己的“心”去书写庄子。王充闾先生古典文学修养极深,文字遒劲而练达,深得骈文之精髓,读起来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这也是此传的一个亮点。

《庄子传》可以说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一是当下出现了国学热,二是处于反贪腐高潮,庄子的淡泊名利能引起了各色人等的反思、清醒和警觉,进而引起对庄子的关注与青睐,觉得如果早一点听他一句话,也许不致于滑向深渊。

其实,在阅读王充闾先生《庄子传》之前,我对庄子也不过是一知半解,并未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反而是这本传记使我对庄子产生了更加深厚的兴趣。《庄子》虽然是一部经典,就像一条肥美的大鱼,如果就这么活生生地摆放在面前,不一定有吃它的欲望,但经过厨师精心烹饪之后,就会让人垂涎欲滴,王充闾先生就是那个出色的厨师。

解读庄子也并非易事,它类似佛禅,又独立于儒释道思想之外,庄子认为只有与道为一才能实现生命自由逍遥,个体生命在无为无识的道中产生、发展,自然变化,体验道的永恒超越与和谐的意义。逍遥的人生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宁静的精神家园,以一种“无”的深层内涵去泯灭尘世的一切权利、功禄,这是庄子内心的呐喊,同时又是对生活在那个战火纷繁、相互倾轧的乱世一种宣泄和抗争。

《庄子》是非逻辑,非推理的,它是需要体悟的。阅读王充闾先生《庄子传》,既传承了古人秉笔直书的文风,又多次深入实地考据,是对庄子思想的又一次深度挖掘。《庄子传》以《庄子》为本,以庄解庄,不讲所谓的名人八卦,所谈所论都有史实根据,其思通千载,视接万里,给我们走进庄子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一扇便捷的大门。

王充闾先生作此传是以散文的笔触、诗性的表达、传记的风骨来表达的,使传记有血有肉,体现了王充闾先生高超的文学功底,是对传记的一种全新尝试,这次尝试无疑是非常成功的。王充闾先生用五个画卷立体展示了庄子的立体人生和哲学思想,第一章《身世之谜》勾勒出庄子的身份、国属、家世、身世以及遥远的战国时代天崩地坼的图景;第二章《人间世》勾勒了庄子不做牺牛、困守乡园、善做减法、以道观之的充满大智慧的布衣知识分子形象,让读者领略到庄子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胸襟视野;第三章《逍遥天际客》勾勒了一个会讲故事的庄子交游、出访、著书、辩论、授徒等,把深刻的哲理蕴藏在对生活的思索之中;第四章《道术》勾勒了庄子“道”的真谛和面孔,详细解读庄子的哲学、文学成就和思想文化渊源;第五章《谁似先生面世闻》写出了王充闾先生对庄子的景仰和慨叹,勾勒了庄子的病与死、身后哀荣与文脉传薪以及历代诗人笔下的庄子。五幅画卷互映互衬,庄子的立体形象立即活灵活现。

阅读这部传纪,我们会发现其站位点很高,在这部传记里,王充闾先生把庄子放在了世界范围内来谈论,有了一种博大的眼光。王充闾先生非常注重考据和实地采访,比如第二节乡关何处,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层层写来,条分缕析,其精彩不亚于一篇侦探小说,趣味性、学术性并存,而最后得出的几点结论也颇有见地。第三节,遥想战国当年,试图呈现战国社会文化氛围,所谈对于理解庄子以及《庄子》一书是很有裨益的;第四节不做牺牛,庄子用一个故事“龟厌曳尾居”拒绝了楚威王高官应聘,庄子这种甘于淡泊清贫是超越大部分知识分子的,而且在这一章,王充闾先生对庄子那种高远绝尘的理解,是很多庄子研究者无法企及的;在第五节《布衣游世》中王充闾先生表示对庄子的敬仰并“想见其为人”;第六节《人生减法》阐述了功成身退天之道,并以秦始皇和拿破仑为例子,他们虽然征服天下,但几乎没有一天快乐的日子。庄子在《至乐》篇发出疑问:天下有没有至极的快乐呢?不满足于感观的享受当做快乐岂不太愚昧了;第七节以道观之表明:眼界越开阔,视野便越扩展,所见到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就便会越越加宽广,随着视点、视角的变化,人们的认识也会有新的领悟、新的提高;第八节故事大王,庄子其实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故事大王,他笔下的井底蛙、鱼、鸟等皆非常形象,活灵活现,是中国版的伊索寓言。庄子的特异之处就是能把生命体验和要所表达的“道”巧妙糅合起来,以故事形式生动展现给世人;第九节圣人登场,《庄子》里的孔子,其实就是一个演员而已,通过孔子师生对话,代庄子立言;传记第三章《逍遥天际客》娓娓道来,韵味无穷,既言之有据,又不乏深情,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精神世界高度丰富的知识分子的平常生活,和他应对这些的态度。庄子才华绝伦,却甘于清贫,绝不趋炎附势,而且与政治绝缘,但与当时的老百姓,还有惠子这样的高人却从不拒绝来往,甚至乐在其中。他僻居一隅,却从不固步自封,画地为牢,经常步行出去游走;第十节出国访问,记述了庄子穿着破洞的衣服去见魏惠王,惠王惊叹其困顿、潦倒,而庄子则不然,说我这是贫穷并非困顿潦倒,而是生不逢时;第十一节庄惠之辩,庄子曾同惠子进行过八番辩论,惠子去世后,庄子感叹再也没有够资格的对手了,惠子死后庄子停止说言,再无知音便作伯牙破琴绝弦;第十二节传道授业,庄子经常通过对话、寓言、故事等形式传道授业解惑,他能以多重观照且富于开放性的思考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王充闾先生把庄子传承弟子的事情娓娓道来,让人受益匪浅;第十三节道的面孔,现代人论道总是把老庄思想放在一起,我认为他们既有相同之处,还有很多差异性,老子、庄子都属于道家的宗师人物,老子创建道教,庄子发展了道教,相同之处是老庄都认为顺其自然,哲学上都属于唯心主义,他们都主张出世而迥异于儒家的入世。庄子思想出自老子又不同于老子,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庄子更多的关注精神的自由,后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二人的哲学思想,以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第十四节十大谜团,王充闾先生把庄子思想十个方面吊诡或者谜团归纳为三类,一类是属于庄子自身比如个性、情感、取向内在的矛盾;第二类属于庄子所提出的系列悖论性思考;第三类是介乎于两者之间的思辩命题。庄子妻死鼓盆而歌,并非庄子热爱死亡,而是他参透生死,认为这是自然法则的轮回;第十五节千古奇文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认识《庄子》,不仅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哲学名著,更是一本流传千古的文学精品,作为说理散文,《庄子》有多方面的创新。“意出尘外,怪生笔端”是清代文艺家刘熙载对庄子说理的准确评价;第二十节诗人咏庄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据粗略统计,从古至今有关咏庄的诗词曲赋多达两千首左右,王充闾先生择其代表性的录了十四首,历代诗人对庄子的人格、个性、精神风貌、思想境界非常赞叹,在咏庄诗作中占很大比例,这又从另一个方面为我们了解庄子思想有了一个很好的补充。

对于庄子的处世立身态度,王充闾先生基本上是认同的。他认为:人不必主张避世,事可以做,官也可以当,书也可以写,但不热衷躁进,更不同流合污,保持个性,坚守人格。王充闾先生言知行如一,其一生淡泊名利,勤于著书立说,其辉煌的文学成就足以彪炳史册。

最后用王充闾先生的一首诗作结:逍遥齐物葆天真,喜见蒙庄有后身。呼马呼牛随世态,无功无己做神人。千秋帝业今何在?一代天骄早化尘!唯此布衣贫叟健,悠悠文脉久传薪。

(作者为著名诗人、王充闾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办单位:营口王充闾研究中心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