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谈充闾

追寻华夏民族真正的文脉——读王充闾先生《文脉 我们的心灵史》有感

【 字体:
2020-11-19 14:02:26  阅读次数:3070 次

追寻华夏民族真正的文脉

——读王充闾先生《文脉 我们的心灵史》有感


王继鹏


王充闾先生是我国当代文坛巨匠,乃倡导一代新文风领军人物,对当代华人文坛影响深远备受推崇。据不完全统计,充闾先生发表期刊作品1000多篇,出版图书200部左右,发表报刊作品300篇左右;部分作品被200多部图书编辑原文收录,涉及先生部分内容图书400多种,涉及先生部分内容报刊文章1200篇左右(含转载、书评、书讯、引用等)。

充闾先生《文脉 我们的心灵史》扎根于五千年华夏悠久文明沃土,厚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采撷历史长河经典片段,回顾文宗巨擘心路历程。极其深刻解读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强的独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文魂魄,文明筋骨和文化血脉。

全书从深奥难解《周易》《道德经》《论语》《诗经》中华上古典籍讲起,从研究老子、庄子、孔子入手,一直讲到近现代,对文脉的起源、流衍、兴衰、沉浮、得失,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讨,继承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国粹,致敬国学经典。用散文写法把玄奥哲理,深入浅出、提纲挈领、警言妙语、娓娓道来,是一部我们民族的思想简史、心灵史记、人文史诗,是我们陶冶情操加强修养,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权威教科书,自己感觉阅读先生的《文脉》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如品佳茗润泽绵长,齿颊留香久而弥笃,醍醐灌顶回味隽永,受益无穷。

充闾先生博古—考证华夏文脉渊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充闾先生国学功底深厚,年少好学,日诵千篇,上古典籍旁征博引如数家珍,从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经史子集中找寻考证文脉线索。充闾先生熟读《周易》《道德经》《论语》《诗经》,认为诸多国学经典乃中华文脉渊源,孕育了中华文明曙光,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奠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研究老子、庄子、孔子颇有心得,认为三圣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巨大的影响,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社会的意识形态。如明人王文禄《文脉》文脉卷一“文脉总论”称:“一元清明之气畀于心,以时泄宣,名之曰文。文之脉蕴于冲穆之密,行于法象之昭,根心之灵,宰气之机,先天无始,后天无终。”

先生研读《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指出“贯穿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和刚健有为的创新理念,这是贯穿于《周易》中的带有根本性的三个思想理念。他们在变通思维的统驭下,相生相发,相辅相成。三千多年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内在支撑力,中国人充实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正如明人王文禄《文脉》曰“譬如山水为发源于昆仑也,譬星宿为禀耀于日也,譬荣卫焉包络于心也,是谓之脉未当绝也”。

充闾先生给老子、孔子、庄子三位古代哲学大师来个形象定位,认为万世师表孔丘是被“圣化”了的庄严的师表,老聃是智者形象,庄周则是一个耽于狂想的哲人。老子、孔子两位圣人居于庙堂之高,多了一些“神气”,少了一些“地气”,多了一些“香火”,少了一些“烟火”。孔夫子这位老先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老子“知雄守雌,先予后取”,可以说达到了众智之极的境界,一部《道德经》多为统治者立言,毕竟离普通民众远了一些。

但是庄子则不同,他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充闾先生认为,他的自画像是“思之无涯,言之滑稽,心灵无羁绊”“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把生活的必要削减到了最低的程度,住在“穷闾陋巷”之中,瘦成了“槁项黄馘”穿着打了补丁的“大布之衣”靠打草鞋维持生计“乘物以游心”。但他在精神上却是万分富有的,他“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万物情趣化,生命艺术化。他把身心的自由自在看得高于一切。

充闾先生博怀—评述历代人伦得失

充闾先生高屋建瓴、沐浴国风,人文典故了然于胸,历史故事信手拈来,人文历史旁征博引。充闾先生也推崇“读史,主要是要读人,而读人重在通心”“未通古人之心,焉知古代之史?”。充闾先生用散文的手法讲述高祖还乡、成也萧何败萧何、吕后未央宫斩韩信、吕后篡权乱政;宋太祖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宋太宗焚毁晋阳城、北宋千年悬案烛影斧声、宋太宗毒酒赐死李煜;靖康之变金人掳掠徽钦二帝、等历史典故,对历代人伦得失进行评述。

孔子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并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管仲则提出了“四维七体”,四维即礼、义、廉、耻。七体即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啬省用,敦蠓纯固,和协辑睦。董仲舒则提出了“三纲五常”。充闾先生强调,其中君臣关系被尊为“人之大伦”,起着统率作用,以冲突、斗争伦,它也最为剧烈。

“五伦”是儒家所倡导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孟子·滕文公上》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孟子对五伦的简要的阐述。《礼记·礼运》中对孟子的五伦说做了进一步的阐释,解为“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也就是孟子所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充闾先生认为,可是,这甜蜜蜜的人伦关系,一当困缚于权力争夺的轭下,遭到政治斗争的无情绑架,沦为一种政治行为、商品交易,便会出现异化而腐蚀变质。

充闾先生在《人伦遭遇政治》总结“当人伦遭遇政治,君臣、朋友、夫妇关系已将发生质变;那么,以血缘为纽带的父子、兄弟关系又如何呢?同样没有例外。被称为“相斫书”的“二十四史”,尤其是隋唐时代杨家父子、李氏兄弟间的血影刀光,可以说是形象的注脚。”最后,充闾先生用唐人刘禹锡:“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诠释“大功告成之日,正是功臣殒命之时。”“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一千古哀叹。

充闾先生博学—感怀历代人文窘境

充闾先生文思敏锐、感古颂今,也感慨“千古文章未尽才”,旷世奇才的文人难过皇帝关,当文甲天下才华横溢的文人遭遇残酷的政治游戏,就常常会陷入身不由己的窘境,形成一种千载文人,失意政客现象。

充闾先生对陶渊明、骆宾王、李白、杜甫、苏轼、王勃等历代文宗巨擘都给予崇高赞誉,道出文人风骨如高山松柏,也感慨“一代文宗”骆宾王怀才不遇、神童王勃英年早逝、诗圣杜甫颠沛流离、文章巨公百代文宗韩愈屡试不中仕途坎坷、苏轼深受朝堂被贬家庭多难打击。

敬佩骆宾王身上“充溢着那么一种骨气、一种正气、一种侠气、一种值得称道的高尚品格”。总结苏轼钟情于《庄子》清雅悠闲庄禅思想陶冶心性,虽然仕宦生涯起起伏伏、历经坎坷、崎岖曲折,却心境开阔,最后,充闾先生赞同“这样,每当挫折失意,处境险恶,他都会从庄禅思想中,获取独特的视角和对待人生穷通、苦乐、荣辱、得失的超越理性,从而有助于解脱困惑,保持心境旷达、心态宁静,心情愉快。”

通过骆宾王遭遇,指出同旧时代绝大多数文人一样,其前进道路是呈“双线式”发展的:在诗文创作方面获得巨大成功,而于仕进一途,则极为崎岖坎壈,可说是荆棘丛生,危机四伏。但这两条轨迹又是紧相纠合,密切联结,相互影响,交错进行的,而且总是呈反向发展。

充闾先生认为,成败的关键常常取决于外在条件,外在条件不同,人生机遇各异,结局必然不同。“我们要看重人,拿人做榜样,做我们一个新的教训、新的刺激”(钱穆语)。

感慨“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之所以千秋不朽,是由于他的诗歌,而不是什么左拾遗、工部外郎。切莫说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早已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即便是并世的所谓“明君贤相”,又有谁能够与“诗圣”媲美呢!正如明人王文禄《文脉》所曰“观心不亡,则脉不亡,脉不亡,则文脉不亡。再混沌而开辟,此脉不亡,此心不亡也”。

充闾先生博旅—凭吊历代名城胜迹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先生并不喜好云游名山大川,而是到访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六朝古都、古国故城、名城胜迹、兴亡故迹之地。正如先生所云“我喜欢踏寻古迹”“我喜好旅游,更喜欢在足迹所至的山川灵境中寻觅文学的根、诗性的美……每接触到一处名城胜迹,都会有相应的诗古文辞、清词丽句闪现出来,任我去联想、品味”。

先生曾经朝发沛县,暮宿淮阴,走进“庄惠临流处”“濠梁观鱼台”,绕路明皇陵和中都城,踏上中州大地,寻访开封陈桥驿,走进北宋都城汴梁;寻访太原古城村,看晋阳故城遗址,参观闻名中外的晋祠,踏访黑龙江依兰五国城,访阿城的上京会宁府,畅游武定狮子山。查找历史蛛丝马迹,探寻千古兴亡的时空密码。

尤其是在魂断五国城一文,充闾先生对徽、钦二帝所作所为进行深刻尖锐不留余地的批评“够了,不必再罗列其他了。看来,让这样一个无道昏君,在荒寒苦旅中亲身体验一番饥寒、痛苦、屈辱的非人境遇,也算得是天公地道了”。对徽、钦二帝“坐井观天”的考证也改变了我多年固有的印象,记得小时候我看岳飞传连环画时候,描绘徽、钦二帝披头散发坐在枯井里面仰天长叹,急等岳飞直捣黄龙府,迎回二帝,自己也就认为徽、钦二帝被囚禁在枯井里面。充闾先生经考证认为,他们极有可能是住在北方今天偶尔可见那种半地上半地下的地窨子。

在阿城,充闾先生万千感慨于金国开国上自朝廷宫阙、服饰,下至民风土俗,一切都是很朴陋的,充满着一种野性的勃勃生机和顽强的进取精神,至海陵王完颜之辈,骄奢淫逸、横征暴敛,简直比宋徽宗还要“宋徽宗”。充闾先生总结,本来,前朝骄奢致败的教训,应该成为后世的殷鉴,起码也是一种当头棒喝。但历史实践表明,像海陵王以及金朝的末代皇帝那样重蹈覆辙,甚至变本加厉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在狮子山,提及明朝持续十几年的血腥杀戮,不仅斫丧了国家元气,而且在民族心理上造成了剧烈的创伤。同意清朝总结的明亡教训,由于朱棣残杀无度,毁坏了正气罡风,造成后来许多臣子只知明哲保身,顺时听命,持禄固宠,再也无心顾念社稷了。

正如唐人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作者为学者,王充闾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办单位:营口王充闾研究中心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