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高风励后昆
——回忆充闾先生对我的教诲
原学玉
七律·写怀寄友
埋首书丛怯送迎,未须奔走竞浮名。
抛开私忿心常泰,除却人才眼不青。
襟抱春云翔远雁,文章秋水印寒汀。
十年阔别浑无恙,宦况诗怀一样清。
这首七律是王充闾先生写给好友祁子青先生的,发表于营口市金牛山诗社(营口市诗词学会前身)社刊《金牛山诗社诗钞》第一期(1987年创刊号)。充闾先生的大名,我久有耳闻,但以学生身份求教于充闾先生帐下,则是从拜读先生的这首大作开始的。
不妨再录先生另一首大作:
岁末抒怀
行藏奥蕴任猜评,暂息蘧庐七二庚。
入仕碍难存至性,耽诗端可慰平生。
青云鸿鹄高天侣,燕石湘兰大雅情。
鸥鹭不争车马道,狂庄圣孔伴鼾声。
《岁末抒怀》写于2007年,与《写怀寄友》前后整整相隔了20年!窃以为这两首大作在充闾先生的《蘧庐吟草》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堪称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姊妹篇,断非是一般的应酬之作,不可等闲视之!诗的字里行间展示了作为当代的散文大家和诗词大家的高卓的精神境界、恢宏人生的格局、博大的文化襟怀和高远的革命志趣。
对于充闾先生的道德文章的感佩,可以用两个字加以概括,那便是:崇仰!
三十余年,我亲聆充闾先生帐下教诲的次数,算来也就只有四次:一次是1987年端午节金牛山诗社(营口市诗词学会前身)聚会,会上充闾先生介绍并传达了中华诗词学会成立的盛况和会议精神,对金牛山诗社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第二次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营口市诗词学会召开理事会会议,充闾先生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与大家合影留念。还有两次是与邰育诚大姐和党学谦兄一起到充闾先生的府上拜访,谈的俱是有关诗词方面的问题,凿实获益匪浅。承蒙四次接见,充闾先生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他谦和儒雅,平易近人,学识渊博,谈笑风生,没有一点当大官的架子。走近先生,如坐春风,顿生一种亲切感。他是地道的一个书生,一个读书人,一个学者,一个博学鸿儒,一个思想家,一个“宦况诗怀一样清”的人民公仆。
1990年10月我将自己部分诗词习作复印装订成小册子,请充闾先生赐教。1991年年初充闾先生去医院看望病重的陈怀先生时,在谈到营口中年诗词作者时,提到了两个人,其中就我一个,并寄于很大的希望。此事是陈怀先生的夫人张玠先生转告我的。这无疑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激励和鼓舞。
2015年,时逢陈怀先生诞辰100周年,学会会刊《辽河诗词》发了纪念陈怀先生100周年的专刊号,在主编这期专刊号时,我撰写了题为《双绝堪称有几人——试论陈怀先生的诗词和书法在当代中华诗坛和书林的地位》的文章,这是一篇长达一万八千余字的纪念文章。我把此文通过电脑发给充闾先生,请先生赐教,批评指正。
事隔不到一周(2015年7月25日),我在电脑中收到充闾先生的来函:
学玉、熙坤先生:
大札读过,十分感慰。谢谢您们的关切。学玉的宏文情真意切,内容丰赡,很有价值。铁辛先生地下有知,应能笑慰。文中“双绝堪称有几家”,“家”当是“人”之误。否则,诗就不协韵了 。赵翼诗“满眼生机转化钧”,“转”误为“造”。
充闾
拜读充闾先生的复函,让我十分感动,第二天,我便援笔复函,以致感激之情:
充闾老师、尊敬的先生:
谢谢您的鼓励、教诲和指正。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做好会刊《辽河诗词》的编辑工作,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殷切期望。
有关吕公眉先生、陈怀先生诗词、书法界老前辈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等,我还能写一点东西。我十分怀念《金牛山诗社》成立之初,那一段天真浪漫、纯真无私、率真毫无芥蒂的文字交往,我从老前辈那里学到不仅是写诗,更重要的是做人。抚今追昔,真有百感交集之慨!这是促使我援笔写《双绝堪称有几人》的一个重要的缘由。
您在《<山城拾旧>序》有云:“文名夙著,豹隐城隅的骚坛高手吕公眉先生。”这是迄今为止,在诸多文章中,对眉公最高、也是最恰如其分的评价,堪称是定评。眉公非凡,是为云鹏、为雾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物;眉公不是人们通常认识和理解的低吟浅唱、自我消遣的诗人,而是具有汨罗风范、家国情怀的骚人。所以,只从写作技巧、艺术层面上去研讨,还不足认识和概括眉公的全部。我曾在2012年长春市老年大学授课时,向诗词写作班的学员们推荐眉公的诗作、介绍了其生平事迹,并写了几首习作:
一
墙头摆放一堆瓶,酒溢杯中诗涌情。
皀荚树阴传大雅,正声醉我拜先生。
二
射雕心逐九霄中,太息霜摧一梦空。
掷却皮囊余傲骨,长教绝代句称雄。
三
风雨一帘春已残,枝头坠泪梦阑珊。
温柔漫道承诗教,可晓温柔彻骨寒。
四
三十四年携梦寻,劫波难抑射雕心。
西风咽泪潮掀浪,谁解听潮弦外音。
五
心归平淡息波涛,神系诗魂韵自高。
个里玄机谁识破,二分梁甫一分骚。
六
北望辽天百感滋,浩茫心事有谁知。
廿年不辍常开卷,细读风人七字诗。
这是我认识和理解眉公的开始,虽然肤浅,但毕竟近了一步。窃以为《辽南三老》均是国字号、国宝级的艺术家。以上仅仅是我学习的一点收获,恳请先生不吝赐教,批评指正。顺祝先生暑安!
学生原学玉顿首
同日充闾先生又对我纪念 吕公眉先生的六首七绝习作加以点评:
学玉同志:
这几首写得很好。咏怀吕公的诗,竟也写得颇有吕诗的韵味与风致,着实不易,因而,我十分欣赏,讽诵至再。祝你成功!充闾即日
2015年8月2日我将习作《豹隐城隅 骚坛高手——吕公眉生生七绝艺术特色浅析》一文(13000字)发给充闾先生,敬请先生不吝赐教。2015年8月6日,充闾先生阅后,在百忙中复函,对拙文给予点评和指正:
学玉同志,您好!
大作《豹隐城隅 骚坛高手》,我认真拜读了,很好。对公眉先生诗作的分析、赏鉴,十分透辟,也提高了我的认识。实在提不出什么修改意见;如果求全责备的话,我倒觉得,应该说说公眉先生诗句用典问题——这是他的诗作的突出特点之一。本来,诗不同于词(如所周知,辛弃疾词用典最多),特别是七绝,没有七律那样的深度、容量、蕴涵,完全可以在典故运用上不作更多考虑;但吕先生胸中有海量的古代诗文积淀,顺手拈来,皆成妙谛,出经入史,故典层见叠出,不胜枚举。仅你所引诗中,就有“短衣”“鸠杖”“强项”“蜡屐”“鲰生”“黄庭”“刘郎”“一盂饭饱”“零涕君前”等等。
捧读宏文中,发现引诗有几处误植,请加改正:
引吕诗 “刘郎重来兴偏豪”,应是“重到”,否则不合格律; “连云楼阁望 中迷”,误为“连去”;“浊酒未饮心先笑”,我怀疑“浊酒”应是“浊醪”;
“豪华落尽见真淳”,是元好问诗吧?“淳”误为“纯”;
龚定庵诗:“莫信诗人竟平淡”,误为“莫信陶潜竟平淡”。
上述摘误,只是根据平仄格律,未对照原文,请斟酌。
另外,拙作《柳荫絮语》,“荫”误为“阴”。
由于此文要公开发表,一处小疵也应修改:在谈到吕作《杏花小记》时,说:“先生的两首小诗”,“小诗”说法欠妥,应改为“七绝”。
多谢关注,即颂
暑安!
王充闾 8月6日
拜读充闾先生的这封来函,令我十分感动,受益良多:先生虚怀若谷,奖掖后学,对我的拙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十分可贵的增补意见,指误正谬到字句,体现了先生深邃的见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诲人不倦的授业精神。
2003年夏,营口市老边区区委、区政府为实现文化立区的目标,决定成立编委会,结集出版《老边区百年诗词集》,我应邀参与了这部诗词集的编辑工作,作为执行主编,我曾写信给充闾先生,向先生汇报了有关编辑工作的进展情况。充闾先生阅后复函,对这项文化工程以及实际直接投入工作的编辑者们的无私奉献和付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这无疑促进了编辑工作的进展。2014年12月,《老边百年诗词集》终于结集出版了,这是老边区文化立区的一件大事。
以上是我三十余年受教于充闾先生帐下的往事,从认识充闾先生那天起,我便恭敬地以师事之。在我的心目中,充闾先生的革命经历、翰墨生涯、道德文章是一部高堪等身的鸿编巨制,是一座耸入云霄的高峰,是宦海文坛的一个奇迹,先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学大家。
2009年中国·营口王充闾文学研究中心成立,作为首届理事会的副理事长,我曾为之撰联以赞:
读著名学者、作家、诗人王充闾先生
散文诗词感赋
故里争荣,风华露润,真山真水真功夫,出真才人、真学者,襟抱春云翔远雁;
群峰共仰,箕斗光昭,新典新编新天地,展新气象、新精神,文章秋月印寒汀。
注:“襟抱春云翔远雁”、“文章秋月印寒汀”句,摘自于王充闾先生的《写怀寄友》。
充闾先生诗文如海如潮,博大精深,在我看来,如果用最简炼的文字评析先生的道德文章,似可用“真”与“新”二个字加以概括,容待日后另文加以阐述。
话又说回来了,回忆充闾先生对我的殷切教诲,断非是要向文友们张扬显示什么,我只想通过这些往事,说明一个问题:充闾先生作为一个大文学家、大诗人、大学者,在惜时如金的百忙的行政工作和文学创作生涯中,竟能挤出时间,对我这个业余诗文写作者孜孜不倦地教诲,通览批阅我的业余习作乃至文字的指误和订正,这凿实让我十分感动。
临末谨录范文正公名言,以表达我这个草野之人、业余诗文写作者对充闾先生的景仰和不胜感念之忱: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