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谈充闾

王充闾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 字体:
2025-08-24 10:53:12  阅读次数:34 次

王充闾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赵洪柱

 

王充闾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其散文创作、理论评论和诗词创作,多次获奖,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因此,对其文学现实意义的研究,应该成为我们目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当今文坛上,王充闾以其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屡获大奖,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与同时代的许多著名作家相比,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了优势,更在质量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研究王充闾先生的文学成就,对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王充闾先生的文学成就概述

几十年来,充闾先生陆续出版散文、随笔、传记类著作50余部,并在此基础上遴选集萃而成的凡20卷、21册,总计600余万言的《充闾文集》。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创作、诗词创作和学术研究等方面。

在散文创作方面,王充闾先生著有散文随笔集《清风白水》、《面对历史的苍茫》、《沧桑无语》、《何处是归程》、《淡写流年》等二十余种。国内知名文人多次提及,给予褒奖和肯定,使其成为当代散文作家的领军人物。其散文集《春宽梦窄》获得了中国作协首届鲁迅文学奖,这是中国文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此外,他的散文集《北方乡梦》还被译成英文和阿拉伯文,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国际影响力。

在诗词方面,王充闾先生造诣颇深,在如何讲究语言形式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结合上作出了新的突破。他的诗虽然使用新的辞汇,总体上却仍有浓厚的旧体诗的味道。1999年,王充闾的《诗性智慧》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发行,这部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诗性思考,再次证明了他在文学领域的深厚造诣。

在学术成就方面,王充闾先生曾任辽宁省作协主席,兼任南开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在多个高校担任客座教授。他的学术随笔集《国粹——人文传承书》获得了"中国好书"称号,这进一步证明了他在学术领域的卓越贡献。他的文学理论和评论也对当代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文学界对王充闾先生的赞誉与评价

王充闾先生的文学成就获得了文学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向峰先生欣赏他散文创作中的厚重思想基础、直接生命体验和深切人文关怀,认为他在体物赋形、使情成体上创造了独有的经验,使主体与对象的互纳与互化,历史与现实的同构与同一,风格与体式的沉稳与超越,都达到了相适相谐的地步,为文学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足资借鉴的经验。

文学评论家古耜则从语言角度评价王充闾的散文,指出他的作品呈现了私塾和院校教育的自然衔接,古代和现代经典的烂熟于心,成就了新旧合璧、融会贯通的语言功力。一种吸收和激活了古汉语营养的现代汉语叙事令人瞩目,让人不得不相信:白话不可逆,文言不可弃。

王充闾文学研究中心的学者们也对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总顾问王恩来先生感叹充闾先生温文尔雅、和颜悦色的人格魅力,认为他的文章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能在娓娓道来中润物无声地感染和滋养读者。而研究中心理事长张冰则从更宏观的角度赞誉王充闾在中国文学百花园中树立了一面旗帜、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在全球化语境和西方现代主义影响下,他的作品通过对先祖、人文、河山、传统的认知和感悟,写出了中国人的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及中国文化特有的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自信。

三、王充闾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王充闾先生的文学作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对王充闾文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其个人创作的成就,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有以下几点浅见与大家共享:

(一)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指导意义

王充闾的散文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入挖掘,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呈现给现代读者。例如,在《逍遥游:庄子全传》中,他以生动的语言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全面展现了庄子的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他通过对庄子"逍遥游"精神的阐释,让现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懂得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创新。

再如他的《国粹:人文传承书》,从"祖先:人生命脉"、"人文:生命符号"、"河山:文明大地"、"传统:生活智慧"等多方面梳理中国文化脉络,让读者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根基,明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对当下的指导价值,如从儒家的"仁爱"思想中汲取人际交往的准则,从古人的"天人合一"理念里领悟生态保护的意义等。这些都是王充闾文学研究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贡献,也是我们今天研究他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促进文学创作的深度发展

王充闾在文学创作中追求深度,强调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他的作品不仅关注历史事件本身,更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维度问题。比如在《成功的失败者:张学良传》中,王充闾不仅呈现了张学良的生平事迹,还对其在"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中的心理,以及五十年拘押生活、晚年旅居夏威夷的心境做出精辟分析,展现了张学良复杂多面的性格,让读者看到历史人物背后鲜活而真实的人性。

又如在《用破一生心》中,他解剖曾国藩内心悲苦与性格分裂,指出理学"功名"观念对人性的挤压、扭曲与戕害,引发读者对传统理学影响下人性的深入思考。这种创作理念对当代作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鼓励他们在创作中追求更高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从而推动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提升。他对历史人物心理的深刻剖析和对社会文化现象的独到见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度思考的范例,这也是王充闾文学研究的重要价值所在。

(三)丰富文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王充闾的文学作品涵盖了散文、诗词、学术著作等多种体裁,其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也具有独特性。研究王充闾的文学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如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这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方法。

以他的《充闾文集》为例,其中既有对历史人物的传记式散文,如《逍遥游:庄子全传》《成功的失败者:张学良传》,也有对古代诗文的鉴赏与解读,如《诗性智慧》《古文今赏》,还有自己的诗词创作《蘧庐吟草》等。从历史文化角度看,他挖掘了众多历史人物背后的文化内涵;从文学艺术角度看,其散文语言优美、结构精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从哲学思想角度看,他对儒、道等思想的阐释和传播,展现了哲学与文学的深度融合。

同时,他的创作实践也为文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参考,如他在传记文学中将散文的自由表达与传记的真实性原则有效结合的创新手法,为传记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多元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使王充闾文学研究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研究方法。

(四)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

王充闾的作品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语言风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和研究,公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以他的《当时只道是寻常》为例,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诸多古典诗词和文化典故,让读者在品味优美文字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再如《叩启鸿蒙》中对贺兰山岩画的解读,《人文初祖》中对祖先崇拜的表达等,这些作品让读者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于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王充闾文学研究不仅是对其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整个社会文化素养提升的贡献,这也是我们研究他的重要意义所在。

四、结语

王充闾先生自己曾说:"历史文化写作应是亦文亦史,今古杂糅,哲思、诗性、史笔的有机融合。它们应是以史事为依托,从诗性中寻觅激情的源流,在哲学层面上获取升华的阶梯。通过文史联姻,使文学的青春笑靥给冷峻、庄严的历史老人带来生机与美感、活力与激情;而阅尽沧桑的史眼,又使得文学倩女获取晨钟暮鼓般的启示,在美学价值之上平添巨大的心灵撞击力。"这一精辟论述,不仅概括了他的创作理念,也为我们研究和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从王充闾先生的文学作品中,你可以感悟到: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心系人民的忠贞意志与奉献精神;传承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的自觉意识与文化自信精神;坚韧不拔、刻苦磨炼、自强不息、言行一致的坚定意志与顽强奋斗精神;渴望超越、挑战自我、不断创新、永不自满的坚强毅力与积极进取精神。这些作品犹如春风洒向大地,滋润万物,造福人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王充闾先生与他的文学作品必将以足够的实力载入历史史册,为中国文学发展史创造新的辉煌!

展望未来,研究王充闾先生的文学成就,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还能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对于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拓宽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创造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研究王充闾的文学道路和创作经验,我们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宣传推广王充闾文学研究,是我们营口人宣传营口,讲好营口故事的重要行动,同时也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光荣使命。王充闾文学研究这杆大旗我们必须举到底!

【作者简介】赵洪柱,辽宁营口人,1954年生。现为营口诗词学会副秘书长,老年诗词学会副会长,又一春诗社社长,王充闾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办单位:营口王充闾研究中心
版权发布: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国家批准建站单位)